A股半导体龙头并购频频,蹭热度还是放眼未来?

2020-07-25 14:36:16 admin 278

站在风口的半导体企业近来行业并购动作频频。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,5月下旬以来,A股上市公司已有9起与半导体产业相关的收购案。与此同时,关于“国产替代”的发展路径在半导体产业扮演“主角”还是“配角”的讨论也越来越热了。

 

7月25日,国产半导体IDM龙头企业士兰微(600460.SH)一则公告引起业内关注。根据公告,士兰微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,购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大基金”)持有的杭州集华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集华投资”)19.51%的股权,以及杭州士兰集昕(下称“士兰集昕”)微电子有限公司20.38%的股权。

 

同时,士兰微抛出一份13亿的定增方案,募集配套资金用于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二期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。

 

今年以来,科技板块屡屡成为引领A股行情的排头兵,半导体板块更是二级市场的宠儿。Wind数据显示,年初至今,半导体板块78只个股中,有33只股票累计涨幅超40%,同期大幅跑赢主要股指。

 

 

图片关键词


 

 

【定增、收购瞄准8英寸芯片】

 

根据公告,集华投资为投资型公司,无实际经营业务。士兰集昕主营业务为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和销售,主要产品为高压集成电路芯片、功率半导体器件芯片与MEMS传感器芯片等。

 

本次交易完成后,士兰微将持有集华投资70.73%的股权,并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持有士兰集昕63.74%的股权。

 

而且,借此并购案大基金也将成为士兰微持股5%以上的股东。士兰微表示,大基金成为公司股东后,不仅能继续对公司8英寸项目的生产和建设提供支持,也将能在资金、产业方面对公司其他产品线提供支持。

 

7月27日,士兰微股票复牌,收涨0.70%,报17.16元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 

 

在业内看来,士兰微收购士兰集昕并定增募资13亿配套资金,是为在8英寸集成电路上加码前行。不过需要看到的是,士兰集昕尚未实现盈利。

 

年报显示,截至2019年末,士兰集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.66亿元,净利润亏损1.79亿元。此外,士兰微8英寸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21亿元,截至2019年12月末,已完成项目投资20.54亿元,项目进度达95%。

 

士兰微表示,由于报告期内士兰集昕对高端功率器件、电路、MEMS 传感器的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等因素,故导致士兰集昕亏损数额较2018年加大。

 

一位TMT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“从士兰集昕的财报和被收购路径来看,士兰微对士兰集昕的少数股权收购或会暂时拖累业绩表现。从产品制程来看,中芯国际(688981.SH)是8英寸、12英寸的装备配置为主;华润微(688396.SH)则是6英寸和8英寸为主,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是国内IDM企业追逐的主流方向。但产能规模、技术级别将决定企业服务的市场和客户群体,进而体现在全球市场的行业地位。”

 

 

【国产替代或只是起步】

 

不过,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,具有“国产替代”能力的半导体企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。以士兰微为代表,瞄准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步伐推进产能、技术升级的A股上市公司不在少数。

 

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统计,5月下旬以来,已至少有9起半导体上市企业的收购案出炉。其中,科创板也迎来开板以来第二单并购。

 

推进国产化的确有助于提升我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,但仅依靠“国产替代”能否让企业占据半导体产业主流地位?

 

有支持的观点指出,“5G时代智能物联网、工业控制、汽车电子化等海量应用细分场景的移动通讯终端市场需求巨大,同时汽车电子化在未来5-10年的发展或将进一步刺激高端半导体市场。上市公司往往会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量身定制技术、产品。”

 

亦有业内人士认为,“一个全球化的产业,无论产品还是技术,领先的企业将是赢者,通吃产业。强调自主创新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,更要放眼全球。”

 

一位不愿具名的半导体上市公司高管分析称,“以‘国产替代’来形容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发展路径,虽然从长期发展来看是有失偏颇的,但两者并不矛盾。半导体产业从美国硅谷诞生,然后走到了欧洲,再是日本、韩国,现在来到中国大陆。成本曲线、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,是产业的基本发展特点。时至今日,全球化背景下相互的依赖度越来越高,产业已经形成鲜明的分工和格局,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。因此,衡量一个全球性产业的某个个体,最终仍要放在全球视野中去考量。”

 

他进一步表示,“产品技术、市场客户、资金支持是支持半导体企业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。眼下,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。企业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,融入全球技术体系,逐步争取到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。”

 

国信证券研报指出,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一直稳定在150亿-200亿美元的水平,绝大多数市场被国际厂商垄断,包括英飞凌,TI,NXP,日本瑞萨等。从经营规模和利润水平来看,国际龙头企业年收入一般在100亿美元的量级,远超国内龙头企业平均3亿美元的水平。

 

“国产替代概念是二级市场热炒的主题,但这未必是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终点。炒作热度退坡后,最终我们仍要从基本面、盈利的可持续性等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,这必然要通过研发投入实现技术,再获得市场份额的良性循环过程。”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