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半導體龍頭並購頻頻,蹭熱度還是放眼未來?

2020-07-25 14:37:33 admin 159

站在風口的半導體企業近來行業並購動作頻頻。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,5月下旬以來,A股上市公司已有9起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收購案。與此同時,關於“國產替代”的發展路徑在半導體產業扮演“主角”還是“配角”的討論也越來越熱了。

 

7月25日,國產半導體IDM龍頭企業士蘭微(600460.SH)一則公告引起業內關注。根據公告,士蘭微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,購買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大基金”)持有的杭州集華投資有限公司(下稱“集華投資”)19.51%的股權,以及杭州士蘭集昕(下稱“士蘭集昕”)微電子有限公司20.38%的股權。

 

同時,士蘭微拋出一份13億的定增方案,募集配套資金用於8英寸積體電路晶片生產線二期專案、補充流動資金。

 

今年以來,科技板塊屢屢成為引領A股行情的排頭兵,半導體板塊更是二級市場的寵兒。Wind數據顯示,年初至今,半導體板塊78只個股中,有33只股票累計漲幅超40%,同期大幅跑贏主要股指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 

 

 

【定增、收購瞄準8英寸晶片】

 

根據公告,集華投資為投資型公司,無實際經營業務。士蘭集昕主營業務為8英寸積體電路晶片的生產和銷售,主要產品為高壓積體電路晶片、功率半導體器件晶片與MEMS感測器晶片等。

 

本次交易完成後,士蘭微將持有集華投資70.73%的股權,並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共持有士蘭集昕63.74%的股權。

 

而且,借此並購案大基金也將成為士蘭微持股5%以上的股東。士蘭微表示,大基金成為公司股東後,不僅能繼續對公司8英寸專案的生產和建設提供支持,也將能在資金、產業方面對公司其他產品線提供支持。

 

7月27日,士蘭微股票複牌,收漲0.70%,報17.16元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 

 

在業內看來,士蘭微收購士蘭集昕並定增募資13億配套資金,是為在8英寸積體電路上加碼前行。不過需要看到的是,士蘭集昕尚未實現盈利。

 

年報顯示,截至2019年末,士蘭集昕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.66億元,淨利潤虧損1.79億元。此外,士蘭微8英寸生產線專案總投資為21億元,截至2019年12月末,已完成專案投資20.54億元,專案進度達95%。

 

士蘭微表示,由於報告期內士蘭集昕對高端功率器件、電路、MEMS 感測器的研發投入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等因素,故導致士蘭集昕虧損數額較2018年加大。

 

一位TMT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“從士蘭集昕的財報和被收購路徑來看,士蘭微對士蘭集昕的少數股權收購或會暫時拖累業績表現。從產品制程來看,中芯國際(688981.SH)是8英寸、12英寸的裝備配置為主;華潤微(688396.SH)則是6英寸和8英寸為主,8英寸積體電路晶片是國內IDM企業追逐的主流方向。但產能規模、技術級別將決定企業服務的市場和客戶群體,進而體現在全球市場的行業地位。”

 

 

【國產替代或只是起步】

 

不過,隨著國內需求的快速增長,具有“國產替代”能力的半導體企業近年來保持了較快增長。以士蘭微為代表,瞄準國內晶片產業發展步伐推進產能、技術升級的A股上市公司不在少數。

 

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統計,5月下旬以來,已至少有9起半導體上市企業的收購案出爐。其中,科創板也迎來開板以來第二單並購。

 

推進國產化的確有助於提升我國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,但僅依靠“國產替代”能否讓企業佔據半導體產業主流地位?

 

有支持的觀點指出,“5G時代智能物聯網、工業控制、汽車電子化等海量應用細分場景的移動通訊終端市場需求巨大,同時汽車電子化在未來5-10年的發展或將進一步刺激高端半導體市場。上市公司往往會根據實際發展需求量身定制技術、產品。”

 

亦有業內人士認為,“一個全球化的產業,無論產品還是技術,領先的企業將是贏者,通吃產業。強調自主創新不能只盯著國內市場,更要放眼全球。”

 

一位不願具名的半導體上市公司高管分析稱,“以‘國產替代’來形容國內半導體企業的發展路徑,雖然從長期發展來看是有失偏頗的,但兩者並不矛盾。半導體產業從美國矽谷誕生,然後走到了歐洲,再是日本、韓國,現在來到中國大陸。成本曲線、貼近市場和客戶需求,是產業的基本發展特點。時至今日,全球化背景下相互的依賴度越來越高,產業已經形成鮮明的分工和格局,它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相對比較優勢。因此,衡量一個全球性產業的某個個體,最終仍要放在全球視野中去考量。”

 

他進一步表示,“產品技術、市場客戶、資金支持是支持半導體企業發展的三大關鍵要素。眼下,以科創板為代表的資本市場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需求。企業應通過加大研發投入,融入全球技術體系,逐步爭取到更多的全球市場份額。”

 

國信證券研報指出,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一直穩定在150億-200億美元的水準,絕大多數市場被國際廠商壟斷,包括英飛淩,TI,NXP,日本瑞薩等。從經營規模和利潤水準來看,國際龍頭企業年收入一般在100億美元的量級,遠超國內龍頭企業平均3億美元的水準。

 

“國產替代概念是二級市場熱炒的主題,但這未必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終點。炒作熱度退坡後,最終我們仍要從基本面、盈利的可持續性等來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,這必然要通過研發投入實現技術,再獲得市場份額的良性迴圈過程。”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。

 

 


服务热线
企业邮箱
在线地图
QQ客服